普渡收圓演義  第九回
翠微山先觀大勢   須彌頂細察三曹

靈佑帝君題詞
調寄臨江仙
案上故紙叢。日夜儘摩挲。精神不憚消磨。為眾生淪陷在塵海昏波。將憑苦口唤醒大家。無復夢南柯。老生腐辭難動聽。玄機秘蘊搜罹。任仙山縹緲更天路。嵯峨飛行為釆妙藥。替人徧療沉疴。
武侯帝君題詞  調寄風入松
日月循環西復東。磨盡幾英雄驟帝。馳王流水去江山。究竟古今同世事。豈容異議大都付與虚空。邀約仙凡上碧霄。天路本迢迢。神馬驍腾馳。似電蓮雲。撥動快如飆。初試一輪寶鑑。照來三界秋毫。
話說前宵青蓮子。奉了  聖命。准備遊天宮之事。後晚仍怱怱忙忙。如命料理。冬至前日晷又短。以出辰入申論之。黄昏只合酉時。此際方纔料理完備。令其師弟妙行上了冥牀。而各候聖神祇到。趙四千歲降龍伏虎二大金剛鎮壇守尸。(重要)靈佑帝君守壇。並任編輯演義之責。武侯帝君趙四千歲同去。分付訖曰。今宵事忙。時間不待。快快唤醒妙行。就要起行了。於是趙四千歲近前一呼。妙行子正在睡熟冥牀。聞呼而醒。急忙起身一看。見列聖已到齊。就誠惶誠恐。走向聖前。行參見駕。大士道。免禮了。今宵事忙。壇中已分付畢。我們就要起身了。妙行子請問道。今宵列聖不知領弟子到那邊去遊。大士道。先到翠微山觀天地之大勢。然後去須彌山頂。细察三千大千世界。吾師帶來两朵蓮花。一朵自乘。一朵你乘。妙行子隨駕出了壇門。大士拏起一朵紅蓮。向手中一展。唸動真言。丢在地上。那尕蓮花就有斗大。令妙行步上蓮花。如咒運行。大士亦步上金蓮。武侯帝君借了遁法。趙四千歲跨上神駒。仙凡四人。騰在雲端。大士道。陰陽界。鬼門關。上翠微之大路。師弟在昔巳曾遊過。不必重往眈擱時間。我們就由這邊一直騰空到山頂可也。妙行曰。遵命。三人跟隨大士。馳行如電。蓮花雲甚快。且從平空捷路上去。妙行子覺得頭暈。以稟大士。大士用手一指。那朵紅蓮。就大了幾倍。花瓣將其身週圍繞住。妙行子只漏出觀望之頭。甚覺快活。不一時。到了翠微山頂。按下雲頭。各人步下。坐在絕頂高峯矌眼之處。
武侯帝君向妙行道。師弟仔細觀聽。吾師指示一番後。先回萬聖宮去。布置一切。請大士又領你去須彌山頂。觀看華藏世界可也。妙行子回言道。弟子謹遵聖命。如是則感激不盡了。帝君乃指示曰。冇有九天十二重之分。地有五洲萬國之別。天有星辰雲漢。地有江淮河海。天有四遊六道。變化地上人間为五運六氣。主人間之盛衰。星辰有三十六宮。地脊有七十二脈。天有五星四象。地有五嶽四瀆。如人有五官四肢。天有三百六十宿度。地一年有三百六十日。人身有三百六十骨節。天有三台(星也)十干。地有十州三島。人身有三寶十善。天有日月。地有水火。人有兩目。天有三光五氣。地有三元五臘。人有三部五行。天有七政。地亦有七政(江淮河海湖洋行潦)人亦有七竅(眼耳鼻為七竅、玉皇心印經曰。七竅相通、竅竅光明、是也)天有三垣九星。地有三澣九辰。人有三關九竅。凡天地有據者。人身亦有之。故曰人身一小天地。三才並列。(天文地理陰陽人事、一以貫之)師弟細看。下界那一隻山。即山東之東嶽泰山也。上象上界那一顆青龍木星。那一隻即南嶽衡山。上象那一顆朱雀火星。那一隻即西嶽華山。上象那一顆白虎金星。那一隻即北獄恆山。上象那一颗玄武水星。那一隻即中嶽嵩山。上象那一顆螣蛇土星。所謂在天成象。在地成形也。
東甲乙木。南丙丁火。西庚辛金。北壬癸水。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一星以主二干。獨戊己中央土。以螣蛇主之之外。還有勾陳星。何也。蓋勾陳乃主席座以居上。螣蛇主中嶽以居下。界别上下也。故上下四方為六合。儒壇所降之合回春丹。亦即此意。言其不止勸人世。並勸及六合三曹鬼神也。(再將前事一提)故其功勞絕大。你看那一條即黃河。上象那一條碧溪。此乃天地之任脈。那一條即長江。上象那一條天河。此乃天地之督脈。那一點即巫峽。上應那一座橐籥橋。即七夕之星橋。此乃天地之緊要關竅。亦人身之緊要關竅。師弟悟否。(要緊關竅、洩於此地、習玄悟道者、細細參之)妙行子答道。可莫是築基之那一竅否。(一竅通、百竅通)帝君曰。會心不遠。又道。天文七政九星之外。有十二宮神。受勾陳之統制。主運會之運行。象人生之十二重樓。外有二十八宿。主下界之分野。天星萬億。而統論之。則不過三垣也。有則有四垣。但少微垣無帝座星。只紫微太微天市三垣有帝座。故曰三垣也。以天象要緊關頭總言之曰日月星。以地形要緊關頭總言之曰水火金。以人身要緊關頭總言之曰精氣神也。故日月星乃天之三寶也。水火金地之三寶也。精氣神人之三寶也。修行者注意焉。(微微數語、括盡三才大略、帝君之言論高超若此)武侯帝君說畢。吟一首詩曰。四眾仙凡聚翠微。三才論罷興遄飛。當年只說龍岡好。此地清幽別有輝。吟罷曰師弟随意和來。妙行子答道。弟子才疏學淺。不敢趨步陽春。武侯帝君道。獨樂不樂。你可不拘體。不限韻。随意和一曲。以助高興。何必過謙。妙行子知不可辭。乃勉強和曰。
幸遇仙師指妙玄。人身天地實同然。翠微佳處留佳話。慢說桃源是洞天。和畢。武侯讚揚了一番。乃向大士告别。先回萬聖宮。不能領遊須彌山矣。趙四千歲神駒雖快。但趕不及蓮花雲。恐眈延時間。請帝君將神駒騎起回去。我這裏用蓮花雲運之可也。帝君遂跨上神駒。先回萬聖宮去了。大士乃拈一朵白蓮花。向手一展。其花就苟斗大。請千歲升之。正是白甲白戰袍。又踏一朵白蓮花。好似閘盞醉月光。梅花開雪夜。清高之至。且說三人各上了蓮花雲。騰在空中。大士道。我們由天河岸。直接到西天門。上須彌山。则捷近些。不必由中天大路去耽擱了。千歲曰善。於是三人向西而行(三人坐三朵蓮花上須彌山頂。隱含着三花聚頂之意)行不多時。妙行子俯下一看。見凌霄殿、紫禁城。人羣出入。乃詫異道。天宮中平時十分嚴密。今宵云胡紫禁城。亦金吾不禁。随人出入。疑惑以問大士。大士曰。師弟有所不知。天宮中因此三會龍華。事關重大。乃將西方彌陀古佛請出萬聖宮中住持一月以主大綱。明朝乃古佛聖誕。天宮欲大宴三天以慶誕。古佛以靈根為念不肯。因其壽誕而耽延收圆大事。一切免禮。上界屈情不過。乃令明朝子丑寅三箇時刻慶祝一頃。就了事矣。所以武侯帝君先回。即去同天皇列聖慶祝壽誕也。今宵我亦受古佛法寶。來領你游觀三界。妙行子道。原來如此。於是三人且行且談。不覺之間。已由西天門上過去。大士遙指道。師弟前面那一隻山。是甚麼山。你看猜猜。

妙行擡頭一看。見巍巍聳翠。插入雲際。高大無比之一隻大山。乃答曰。可莫是到須彌山了。大士道然也。正言談間。蓮花雲快。已到了須彌山頂。則見霞光萬道。瑞氣千條。看不盡的奇花異草。仙樹名葩。聽不了的禽歌獸舞、鳳鶴鸞音。景緻比翠微更勝。三人到了山頂。步下蓮花。盤膝而坐。大士道。但凡名山。則首推此山為巨擘也。三曹皆根據於此山而立。師弟仔細一觀。便知三千大千世界所立之玄妙也。妙行聞言。流覽一看。俯視則迷霾莫辨。仰視則毫光奪目。不覺眼昏頭暈。大士拈出仙丹七粒。令其一氣吞下。立刻精神倍爽。眼明如鏡。山太廣大。三曹之距離又遠。難以觀看分明。連趙四千歲亦難以分晰。
大士乃取出一面寶鑑曰。此乃彌陀古佛上古成道。即以七寶煉成。以觀三曹天外。瞭如指掌也。特付與我們此次之用。以窮機密。乃唸動真言。將寶鏡一轉。即有益大。先遞與千歲。千歲遞與妙行。互相傳遞觀看。照察三界。果然秋毫可辨。大士指示道。此山上下俱大。半山腰縮小如葫蘆一般。如柱獨立於中央。(所謂擎天柱也)下極地而立。世人謂之巫來山。與葡萄牙荷蘭相近。上弓忉利天宮。为諸天所依據。山外更有七金山七香水海。次第圍繞。如七重城塹一般。七山外有大鹹水海。瀰漣四方。鹹诲各有一大洲。東海曰東勝神洲。南海曰南瞻部洲。西海曰西牛賀洲。北海曰北俱蘆洲。每一洲傍。有两中洲。數十小洲。而為眷屬。大鹹海外。四圍有鐵圍山。環繞如外城。是名一小世界也。現在世界又分為五大洲。曰亞細亞洲。曰歐羅巴洲。曰、亞非利加洲。曰亞美利加洲。曰海洋洲。五洲外有五洋。曰印度洋。曰太平洋。曰南冰洋。曰兆冰洋。曰大西洋。地面南極南冰洋。
鐵圍山内山根。是南地軸所依。北極北冰洋。為第七金山外山根。是北地軸所依。東極東洋琉球外之扶桑。西極大西洋外之細柳。為東西二地軸所依。日月出入之地。在地支則為卯酉二宮。春分秋分二節。則日出於此。而晝夜相等。南北二極為子午二宮位。故子午卯酉為四正神。外支依次而立。以指分定位也。日月繞須彌山而為晝夜。星辰則居燄摩天。(言星辰如火燄摩天、上界夜摹天、又是一重天也)此際我們所在之處。須彌山頂。即為忉利天。上即忉利天宮。看畢我們進去一坐可也。忉利天以下。皆地居天。依山而住。所謂朝遊北海夜宿蒼梧之神仙所居也。三十三天。即在忉利天之四方。如世界各國之布列也。上即夜摹天。夜摹天以上皆空居天。依雲而住。上界聖賢仙佛所居也。夜摩天外。曰兜率天、曰化樂天、曰他化自在天、曰摩羅天、連下地居天、依須彌住之四王天、忉利天、此數重为欲界天。此上曰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(初禪)曰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光音天、(二禪)曰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(三禪)曰無雲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想天、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見天、善現天、色究竟天(四禪)此數重(四禪)为色界天。此上曰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此數重為無色界天。上自非想非非想處天。此一重下及忉利天、下四天王天、日月星宿天(又曰燄摩天)常放逸天、持華鬘天、堅手天。七金山、四部洲、斫迦羅山、地金水風四輪、虚空、即下方。此即大千中千小千三界之大略也。至若華藏法界。則其理愈細。容後慢慢參詳可也。大士一一指點畢。率二人進入忉利天宮、善膳夫人、羅睺羅處。用一晚膳。香茗後。就急速告辭。一同仙凡三人。上了蓮花雲。歸來萬聖宮拜壽也。不知後事如何。且聽下回分解。


登臨翠微。將天地、日月、星辰、山川、草木、人物、三才大勢。觀於指掌。到此地步纔遂大觀。將天文地理人事三者。貫徹於玄理一一實地指明。如武侯方為名士。
王之渙言。欲窮千里目。更上一層樓。今游觀罷翠微。易更登須彌山頂。將三千大千世界。倚立之玄密形勢。收於兩眼。較之王之渙之目為何如。諒必高超萬倍矣。登翠微須彌已極。世界大觀。加以七寶鑑之明察。其為大觀。尤不可思議。

文章標籤

boktakhongkong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